建议人 | 夏章勇 | 建议时间 | 2023-03-16 |
---|---|---|---|
建议内容 |
关于强化医养结合,消除“老顾之忧”的建议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现象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对人类的发展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自20世纪末,老年人口数量之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54亿,占总人口的18.1%;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76亿,占总人口的12.6%。研究预测,至2025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2050年达到5亿,占总人口的35%,中国社会将从快速老龄化,发展到急速老龄化,再到深度老龄化。“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未康先老”将成为社会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积极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标志着全面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建立完善老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已经成为我国人口长期发展的主要任务。 截至2019年中期,我市户籍总人口644万,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16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8.02%,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占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总数的7.02%,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略高于全国17.9%的平均值。《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健康养老要求,要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完善老龄健康政策支持体系,做“优”以医养结合为重点健康养老产业。我市将继续贯彻落实于2020年3月由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统筹推进医养结合和老年人健康服务工作,以居家为基础,以医养机构为依托,以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为突破口,精准施策、着眼未来,推动医养结合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政策引导,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 在政策上,加大社会资源进入养老服务行业的支持力度,同时通过推动优化征税模式、个税减免、困难家庭补助、实施父母护理假等形式,加大家庭成员照顾老人的支持;引导各方资源在养老供需体系中形成协同效应,持续改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动实现异地统筹,强化各地医养联动,完善夯实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加快长期护理保险纳入社保体系。 二、拓宽供给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当前我市养老供给呈现“哑铃式”状态,高端盈利性养老机构和公益性敬老院占多数,普惠型及互助型养老机构相对较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导致养老机构出现结构化矛盾。因此,建议多渠道、宽领域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公益性敬老院服务项目,提升公益性敬老院服务质量;依托公立医院医疗资源,加大对治疗、护理、康养型医养机构的建设力度,降低社会资本进军养老行业门槛,鼓励如房产等企业上马医养项目;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业与医疗、科教、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快速融合发展,实现健康养老、智慧养老、旅居养老。 三、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康养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建议加大对聊城大学、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聊城卫生职业中专等学校,开设医养健康专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定向培养机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专业选择;合理配置医养相关专业人力资源,科学引入“多点执业”,逐步引进相关专业高水平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医养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弘扬传统美德,建立宜养宜居的老年友好城市 大力弘扬养老、孝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将孝亲敬老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丰富老年人“老有所乐”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交通、公共设施等进行适当的老龄化设计改造,致力于打造老年友好型城市。进而提升社会对老年人的亲情、人文关怀,增强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数感。 |
答复时间 | 2023-07-01 | ||
办理类型 | 已解决 | ||
办理情况 |
夏章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医养结合,消除“老顾之忧”的建议》收悉,市医保局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对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和功能维护服务,切实减轻他们及其家庭因此而产生的沉重经济负担和照护负担。 一、长期护理保险工作开展情况 2014年6月,我市和潍坊、东营、日照被省政府列为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11月份出台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通知》,确定在2015年从城镇职工开始,启动实施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先期在聊城市直进行试点。2017年8月我市根据省有关文件,出台《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试行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聊政办字[2017]55号),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一步调整完善政策措施,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截止目前,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已经覆盖全市69万名参保职工,基金累计收入1.59亿元,累计支出1.2亿元,已享受待遇6870人。定点长护机构由4家增加到37家,切实减轻了失能人员和家庭在护理上、经济上、精神上的沉重负担,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二、长期护理保险基本政策情况 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资金通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单位和个人缴费、财政补助、福彩公益金等渠道筹集,每人每年112元,其中单位缴纳每人每年36元,个人缴纳36元,财政补助按每人15元、福彩公益金每人5元、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每人20元。参保人因疾病、伤残等原因长年卧床已达或预期达六个月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病情基本稳定,且符合规定条件的,可申请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长期护理保险分为医疗专护、机构护理、居家护理三种护理服务形式,以居家护理服务为主,以医疗专护、机构护理为辅,主要依托基层医疗机构和有医疗资质的老年护理机构,医疗专护由二级、三级医疗机构承担。长期护理保险规定范围内的护理服务费用,不设起付线,支付比例为90%。 下一步,在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从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需求出发,不断完善我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加强护理保险经办管理和服务能力,使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同时探索居民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积极开展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确保2025年实现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 感谢您对医疗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
||
主办单位 | 市医保局 |